轉子二次校正的具體操作步驟
發布時間:
2024-07-03 17:42
轉子動平衡機設備二次校正,它是將不符合轉子動平衡等級、不平衡量大于轉子動平衡標準等平衡品質欠佳的轉子,重新放置動平衡機設備中再次測量、校正技術。
在平時轉子校正工作中,我們用得較多的就是轉子校正后進行復測后不平衡量還是不符合標準,即每次轉子動平衡時,將復測后不平衡量還是不符合標準的轉子,進行二次校正。
1、180°二次試加質量法
(1)啟動機組在平穩工作轉速下,測量各軸承(可以只測離轉子最近的軸承,并在以后過程中以此軸承為測量點)三個方向的振幅(指雙振幅)。
(2)根據振幅、轉子質量、轉速和安裝平衡重塊位置的半徑確定試加質量。試加質量的計算公式為2 3000) 1.5WAR(n P(12-7)
式中:
A ——原始最大振幅,絲;
W ——被平衡的轉子質量,kg ;
R ——試加質量塊安裝半徑,mm ;
n ——轉子工作轉速,r/min 。
上述公式是經驗公式,可根據情況適當增減試加質量,但由這個質量產生的離心力不應大于轉子質量的10% ~15% (根據動平衡校驗的經驗,試加質量塊的質量可在計算結果數值基礎上增加20% ~30% ,供參考)。
(3)將試加質量塊安裝在轉子上,作記號1 (根據實際經驗,一般先安裝在轉子自然停止后位于通過軸中心點的垂直線頂部轉子外圓處),然后啟動機組,測量軸承的振幅A 1 ,在穩定運行中測得振幅后,停機。
(4)將試加質量塊取下,移動180 °,在該處安裝并作記號2 ,然后第三次啟動機組,測量軸承的振幅A 2 ,在穩定運行中測得振幅后,停機。
2、作圖和計算。
(1)作三角形ODM ,使OM :OD :DM=A 0 :?A 1 :?A 2 。
(2)延長MD 至C ,使CD=MD ,并連接OC 。
(3)以O 為圓心,OC 為半徑作一個圓。
(4)延長CO 與圓相交于B ,延長MO 與圓相交于S 。
(5)平衡質量的確定:平衡質量按下列公式計算,即OC OM P G 式中:P ——試加質量,mg 。
(6)平衡質量位置的確定。
量得COS 的角度為α,則平衡質量應加在第一次試加質量位置1的逆時針轉向α角度處或順時針轉向α角度處。這里是把∠MOC 作為不平衡質量與試加質量的夾角看待的,這點可以用作圖法加以證明。由于擾動力與振幅成正比,在一定轉速下,振動與擾動力之間的相位差不變,故可用振動向量代表力。O 代表轉軸轉動中心,OM 代表原始不平衡離心力。
延長OD 至N ,使DN=OD
對很多新人來說,因對轉子動平衡的工藝流程掌握不夠熟練,從而導致轉子的校正不理想,需通過二次校正處理。
相關新聞
2024-07-03
平衡機發展迄今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1866年,德國西門子公司發明了發電機。4年后,加拿大人Henry Martinson申請了平衡技術的專li ,拉開了平衡校正產業的序幕。
2024-07-03
電機轉子裝配工的一般操作規程如下: 1、工作前,整理場地,放穩各零、部件,并檢查裝配使用工具和工作環境是否安全良好。 2、吊放電機機座、底板、定子、轉子、軸承等大型部件時必須放好方箱或墊木...